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關於閱讀與給予─《駱駝移動圖書館》

image

光看《駱駝移動圖書館》書名,就讓我覺得很好奇會是怎樣的一個圖書館。原來,駱駝移動圖書館是由西方資本家贊助的巡迴圖書館,駱駝背著書箱在非洲各村落巡迴,讓當地居民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借閱書籍。

故事描述紐約女圖書館員費歐娜在因緣際會之下,到非洲肯亞跟著駱駝移動圖書館巡迴服務。沒想到其中一個小村米迪迪瑪竟然有個傷疤男孩不肯歸還圖書,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只要有人沒還書或書籍損毀,駱駝移動圖書館將不再提供該村書籍借閱。費歐娜為了讓傷疤男孩還書,與當地居民有了更多的接觸,也在文化衝擊中有了新的想法。

一開始閱讀〈序曲〉有點不知所以然,但隨著情節推展,慢慢地瞭解到作者瑪夏.漢彌頓採用多重視角描述故事,每個章節透過不同人的角度切入,傷疤男孩、美國人、女孩、祖母、教師、教師的太太、圖書館員……,每個人敘述的內容都很短,卻很快地呈現出人物的性格及思考邏輯,彼此之間的關係也一目瞭然。村子裡有些人渴望透過閱讀增長知識,但有更多的人相信大自然、傳統會引領一切,書籍傳遞的思想會帶來災難。駱駝移動圖書館帶來了衝擊,也觸動了人與人之間隱而不宣的關係。

故事架構很簡單,也很容閱讀,整體表現感覺很輕、很淡,但看完後卻讓我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怎麼會這樣就沒有了」、「米迪迪瑪村的人會如何呢」的想法在我腦中揮之不去,故事留白反而引發更多的思考。我想起前幾天和小毛之間的對話。

「我有個學生不想念書,他說以後要跟他爸爸一樣賣魚,所以不用念書沒關係,如果是你會怎麼跟他說?」其實我身邊不想念書的學生還真的很多。

小毛不加思索地說:「如果他可以賣鮪魚的話,就不見得要賣吳郭魚;如果他發現自己可以捕魚、開漁船,或是修理漁船的話,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念書是為了讓他可以發現自己還有那些可能性。」

突然覺得小毛在這方面比我引導得還要好,但我不死心地繼續提出問題刁難他,「如果他說,我只要賣吳郭魚就好了呢?」

「那你跟他說,一天殺一百隻吻仔魚也沒什麼了不起。」

……(冏),我想,我應該也不會鼓勵他殺一百隻吻仔魚,特別是看過捕捉吻仔魚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後。

但是,到底「給」什麼才是最好的?

今天看到「文茜的世界周報」剛好提到全球暖化、聖嬰現象對肯亞所造成的衝擊,氣候改變導致嚴重的乾旱,肯亞人民正面臨饑荒的危機,與《駱駝移動圖書館》故事中米迪迪瑪村的居民擔憂的久旱狀況雷同。我想,若是肚子都填不飽了,還會需要閱讀嗎?我相信閱讀會帶來改變,讀書或許會讓日後的生活變得更好,於是我們總覺得該給一些我們認為「弱勢」的人一些東西。當我想著「總該做些什麼吧」的時候,又驚覺自己與將西方文化帶入非洲部落的人一樣,是否同樣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傲慢,自以為自己為他們做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因為他們覺得不需要就不該給予嗎?就像我的學生所說的,「決定賣吳郭魚就好」是否就意味著不需要更多的學習?

故事並沒有給答案,然而我相信在給予的同時,尊重是必要的。

《駱駝移動圖書館》的故事張力其實不強,不能算是很精彩的小說,但虛擬故事的背後卻存在著真實的情境,帶領讀者看見肯亞的文化及生活。若不是這本書,我沒有辦法想像有這樣一個地方,駱駝圖書館確實走動著。看著駱駝移動圖書館的記錄影片,揹著書箱的駱駝緩緩地走動著,大樹底下引頸期盼的人們,鋪滿地的書籍彷彿等候著被拿起,看著書的小朋友似懂非懂的表情透露著些許好奇,與《駱駝移動圖書館》中描述的畫面重疊的剎那,心裡有種莫名的衝擊,我想起自己小時候沒有辦法買書,站在書店看書的日子,長大後到圖書館借閱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到現在可以自由地買自己喜歡的書,都比藉由駱駝移動圖書館才能看書的人們幸福太多。

我特別喜歡作者瑪夏.漢彌頓的自序──〈駱駝圖書館需要更多書〉,那是瑪夏.漢彌頓在二○○六年前往肯亞研究駱駝大隊巡迴圖書館以及採訪當地居民之後所作的觀察記錄,也包括了這本書當初的構思及寫作動機。有趣的是,瑪夏.漢彌頓當初也是透過她女兒在一本兒童雜誌的文章,才知道存在於肯亞的駱駝移動圖書館。

透過一本書看見另一個世界,人與人之間所做的事巧妙地有了些連結,是我感受到閱讀最大的收獲,誰知道這樣的一本書,會在何時何地有著怎樣的發酵?

 

閱讀資訊:

  • 作者:瑪夏.漢彌頓
  • 原文作者:Masha Hamilton
  • 譯者:嚴立楷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30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3265191

沒有留言 :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