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空轉換有關的主題常具備許多吸引我閱讀的元素,《REPLAY》雖然是1988年的作品,卻充滿了各種獨特的構思及創意,故事論及的範疇廣泛又具有深度,真的是很棒、很好看,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
不過,在寫心得前,我想先記錄閱讀《REPLAY》對自己的意義。以前就一直覺得能與跟書產生碰撞,是很有趣且很美妙的過程,以往通常是存在心中已久的疑惑在閱讀中得到解答,但這次很特別是,就在閱讀的這兩天剛好和朋友聊到自己的一些事,我不自覺地將書中的感觸在談話中表達出來,繼續閱讀《REPLAY》時又從中引發了某些思考,然後這個故事就深深地刻在我腦中,甚至還在腦中不斷地replay故事情節,第一次是怎樣、第二次是如何、第三次、第四次……,後來索性把這本書跟《16歲的最後心願》、《墓園裡的男孩》的概念結合做成了教學學習單。
《REPLAY》主角傑夫43歲時死於心臟麻痺,醒來時卻回到了18歲,雖然對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狀況百思不解,但因為記得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讓他從中獲得暴利,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沒想到在同樣的年齡再度死亡,再次回到18歲,一切又得重來,他失去所有曾經擁有過的美好事物。每一次重新來過的人生,都累積著前幾世的記憶,他被迫帶著失去的一切的痛苦體驗無數次不同的人生,有的荒唐世故、有的溫馨美滿、有的離群索居,直到他遇到另一個重生人-潘蜜拉。兩人在震驚中相識,從意見歧異到相知相戀,試圖一起找出重生的關鍵,卻也發現了不同世之間的微妙變化,他們重生的時間逐次延後,故事就在尋找答案中展現了無比的張力,煞是好看。
傑夫重生的年齡是18歲,潘蜜拉則是14歲,回到大學時期與國中時期能做的事及所受到的限制截然不同,加上故事中加入了許多歷史事件及流行時尚、次文化,諸多電影、戲劇、音樂、藝術、運動賽事穿插其中,不同世代閱讀這本書應當都會感受到不同的樂趣,如果我對於美國當代歷史及潮流有更多的認識,肯定會更樂在其中!此外,作者肯恩.格林伍德對於故事中人物心理狀態的掌握功力非常了得,傑夫與潘蜜拉相遇後所激盪出來的火花,對人生的假設、態度及改變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閱讀時很容易就能理解傑夫與潘蜜拉為什麼會在不同世做出不一樣的行為,那是對人生有著深沉的體驗後伴隨而來的行動,他們每重生一次,對兩人的遭遇及苦楚累積的情感厚度也隨之增加,愈發地引發共鳴,難怪這本書會被讀者公認是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我自己都翻閱了好幾遍,更遑論在我腦中replay的次數了。
有幾幕場景處理我非常喜歡。傑夫與潘蜜拉對彼此卸下防備卻仍對未來感到茫然之際,兩人站在寂靜的山脈前,傑夫對潘蜜拉說「我們將在空中翱翔」。之後其中一世兩人曾帶著潘蜜拉的小孩乘坐滑翔機翱翔,再後來的一世潘蜜拉在展覽中呈現兩架滑翔機翱翔在無盡的太空畫作,以及潘蜜拉極力蒐集兩人在諸多不同世裡記憶的影像,之前所有的畫面在密室電視牆中啪啦啪啦地播放著,光想像那個場景就有一股莫名的暖流顫動著,我非常期待這本書可以改編成電影,想必會動人萬分。
這樣不斷重播的人生充滿戲劇性,說真的,如果我也有這樣的人生,我會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讓自己不靈光的腦袋努力熟記歷史重大事件,很俗氣地狠狠的投資賺錢海撈一筆。不過,因為不斷地重播,相對地就有很多關於人生的議題值得思考。為什麼挑上他們?是誰操作這一切?這樣的輪迴要重複多少遍?兩人重生的時間為什麼差異愈來愈大?改變小事件與大事件對歷史的軌跡影響程度為何?做什麼樣的改變才是最好的?傑夫與潘蜜拉找到的重生人史都華是個殺人魔,他對於重生的詮釋觀點看似瘋狂,卻也有幾分道理,所有的人彷彿被註寫的手操弄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肯恩.格林伍在2003年改寫《REPLAY》的電影劇本時,跟故事主角傑夫一樣突然心臟麻痺去世,我不禁回想著故事最後的伏筆,以及肯恩.格林伍在書中拋出的許多未解問題,可能真如許多讀者所言:「肯恩去REPLAY他的人生了!」
或許我們沒有不斷重覆的人生,但有時候卻會發現自己一直在經驗、面對類似的狀況,老是遇到類似個性的人、總是陷入難以處理的困境、一直被某些病症所苦惱、總覺得老天為什麼要一直這樣對待我、無言地怒吼著到底這樣的輪迴還要重複多少遍?但是,如果我一直遇到同樣的困難,或許,那就是我這輩子必須學習去面對的課題,只有我學會如何去面對了,問題就不再是問題,就算再度replay,我也可以坦然面對。我想著現階段自己必須要去克服的replay狀況,想著自己還有多少可能性可以做些改變。
「他可能會失去一些東西,但他已經學會在接受的同時懷抱希望,期待結果得大於失。人生唯一可以肯定的失敗和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從不敢冒險。」
在《REPLAY》中,看見replay中改變的可能性。
閱讀資訊:
2 則留言 :
很有創意的主題,看完您的書評,我立刻到博客來買了一本~~
謝謝您的好書推薦囉!
to 小胖:
這本書雖然談到生死
卻不會讓人感到沉重
又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
很棒的一本書
希望你也會喜歡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