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故事的背後-《午間女人》

1e0f6707

《午間女人》的創作背景,就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

翻開書後無意中看見作者茱莉亞‧法藍克的自序,短短的,卻緊緊吸引了我的目光。茱莉亞‧法藍克的父親七歲時被母親遺棄在火車月台上,父親的童年背景讓茱莉亞‧法藍克心底始終存著一個疑惑:「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決定?」為了尋求答案,她對開始調查及收集資料,並創造了極具魅力的角色-海蓮娜。茱莉亞‧法藍克的創作動機為海蓮娜注入一股強韌的生命力,海蓮娜的過去躍然紙上,有了真實的存在感。茱莉亞‧法藍克在自序中寫道:「我並不想替她做出一個合理解釋,也不想對她做出任何道德判斷,我只是想寫,想說故事,想盡我所能,嚴謹而詳盡地說故事。」

的確,她說了一個好故事,一個好故事背後,讓人輕輕歎息的故事。

《午間女人》是由小男孩彼得與母親的互動揭開序曲,從小男孩的角度描述所看見的人事物。彼得渴望母親的注視,卻怎麼也無法明瞭母親若即若離的情感,冷漠中維繫著一絲的溫度,他在懵懂的年齡被迫看清成人世界的殘酷,對母親的遭遇自責不已,原以為與母親可以遠走高飛,怎料到被遺棄在火車站月台……。或許是茱莉亞‧法藍克自序所產生的既視感,《午間女人》字裡行間透露著戰爭中慌亂與死亡的氛圍,看似平淡的文字卻深刻地沁入心扉,讓我閱讀之初即對彼得的自述感到隱隱作痛。

故事旋即轉入少女時期海蓮娜的生活。海蓮娜聰穎、心思細膩、善解人意、渴望念大學並一展長才,但是母親因痛失四個兒子而精神狀況不佳,對海蓮娜總是有揮之不去的厭惡與冷漠,讓海蓮娜吃盡不少苦頭。所幸海蓮娜與姐姐瑪塔感情甚篤,姐妹倆在父親過世後,決定拜訪住在柏林的姑姑,也因此邂逅她的初戀情人卡爾。就在近乎完美的新生活即將展開之際,命運之神跟海蓮娜開了個大玩笑,讓她從天堂墜入地獄般的無底深淵,從此封閉了心靈。在德國屠殺猶太人的歷史悲劇裡,有著猶太人血統的海蓮娜該何去何從?她又為何會決定將自己的親生兒子彼得留在火車站獨自離去?

故事最後從海蓮娜的視角淡然地描述在戰亂中她的思考邏輯,恰與序曲裡彼得的自述相呼應並形成強烈的對比。被棄置在火車站的彼得還是長大了,但無法彌補的遺憾烙印在心頭,他必須在沒有母親的庇護下漠然、堅強地活下去,而他也永遠不知道,母親所作的選擇背後的真相。

或許海蓮娜自己,也很難體會她的母親何以始終如此孤僻、冷漠及深具敵意。

我想著,有多少人曾經試著去瞭解父母、祖父母……,更多更久遠的過去,他們所做的抉擇及行為,以何種方式被解讀著?

我們會長大,但過去所註寫的一切,在我們身上蟄伏著,他之所以為他、她之所以為她,一代一代地,然後,我之所以為我。但是,我有沒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的源頭,拾起失落的一角拼湊生命的藍圖,沒有批判、沒有責備,只是淡淡的,以另一種角度重新看待曾經發生在過去的一切?或許,他會這麼做、她會這麼做,有他及她不得不為之的理由。

我由衷地佩服茱莉亞‧法藍克塑造海蓮娜的勇氣,她讓我看見,背後的故事。

茱莉亞‧法藍克說故事時不慍不火,對於情感的描述用字遣詞非常精準,不會讓人感到矯揉造作,愈是輕描淡寫地說著傷痛,愈是顯現其深沉的哀慟。人物性格鮮明,各有其魅力,人物間的關係突顯出動盪時代的悲哀,亦讓人覺得憐惜。《午間女人》不是本讀了會覺得快樂的書,卻是一個非常有深度、有故事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閱讀資訊:

  • 作者:茱莉亞.法藍克
  • 原文作者:Julia Franck
  • 譯者:闕旭玲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2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571800
  • 裝訂:平裝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龍骨》

14.8x21

一直都是閱讀翻譯小說,看的是其他國家的歷史,很少有機會閱讀與中國史地有關的書籍,《龍骨》最讓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國歷史,並以中國為場景所寫下的懸疑小說,會有怎樣的光景?

雖然曾經讀過中國史地,但我確信我已經完全還給國中老師。作者馮麗莎(Lisa See)在《龍骨》中所下的功夫讓我相當佩服,舉凡長江三峽的建造所延伸的政治、移民、生態、文物古蹟保存、考古研究…等影響,到巧妙地結合大禹治水的古老傳說,讓故事增添不少可看性。在歷史的架構下,《龍骨》以一具在長江飄浮毀損的屍體展開故事,女督察劉胡蘭銜命負責到三峽調查這位美籍考古學家布萊恩的死因,劉胡蘭的丈夫大衛是位美籍律師,受中國政府委託尋找三峽518號遺址失踪文物,兩人因喪女之痛而漸行漸遠,卻在長官的要求下不得不一同前往三峽進行調查。

但是,就在他們抵達長江三峽的第二天,遭懷疑走私古文物至香港拍賣的英國女子莉莉,被以類似中國古代「五刑」的手法謀殺,詭異的是,莉莉與布萊恩額上均被烙了「川」字……。一連串的謀殺事件,似乎都與大禹治水傳說、象徵權力的古物「如意」失蹤、以及劉胡蘭一直執著調查的密教「全愛會」有關。真相到底為何?兇手到底是誰?劉胡蘭和大衛能順利破案,並且修復關係嗎?

閱讀的過程是新鮮的,雖然是懸疑推理小說,謀殺手法頗為驚悚,卻不會讓我感到寒毛直豎,反而因為故事的節奏明快,讓我一頭栽進中國政治官僚體系專制的氛圍與長江三峽大壩建設所引發的問題,感到煞是有趣。劉胡蘭和大衛兩人的關係及失去愛女的創傷所發展出來的支線,讓冰冷的殺人事件、史地傳說、遺趾考古、專制政治多了點人性的溫度,對他們兩人來說,長江三峽追查真相之行,也是破冰之旅。劉胡蘭一直走不出喪女之痛,不自覺地自責及愧疚,讓她盲目地投入追查、圍剿「全愛會」行動。「全愛會」首領「小大」,擅於利用人性的弱點攻擊其最脆弱的部分,讓我聯想到許多以看似冠冕堂皇的言論煽動人心的事件。但是,「小大」火力全開攻擊劉胡蘭喪女的傷痕,反而讓劉胡蘭看清事實的真相-當時他們已竭盡全力救治女兒,沒有什麼「如果當初…,就不會…」的問題,放下對自己的苛責,才能修補傷痛。

若以懸疑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不得不對作者馮麗莎以受害者日記本揭曉謎底的手法感到惋惜,更何況該日記本在兇殺現場發現,應屬重要證物,但身為督察的劉胡蘭卻未將日記本妥善保存並閱讀,反而是當場交付給大衛;律師大衛亦未把日記本當作重要證物,最後才無意中發現當時隨手放在公事包的日記本,看完後恍然大悟,這與一般所認知的辦案手法有相當程度的落差。如果謎底能透過更撲朔迷離的手法揭曉,或是多一點的巧妙安排,可能會讓故事的結構更有說服力。

儘管覺得故事解謎手法有點可惜,但《龍骨》的人物關係、殺人手法很有意思,輔以中國歷史、長江三峽的場景及考據,都讓故事豐潤不少。透過作者後記,才發現我對於中國長江的故事瞭解實在太少,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正不斷地孕育出許多動人故事,值得一探究竟。

小說中不乏以外籍人士的角度審視中國的制度及處事態度,但沒有太多的批判,或許這與作者馮麗莎本身非中國籍,卻與中國文化頗有淵源有關。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別有一番魅力。那麼,台灣眼中的中國呢?

閱讀資訊:

  • 作者:馮麗莎
  • 原文作者:Lisa See
  • 譯者:林維頤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3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1852461
  • 裝訂:平裝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心底微微地泛起往事餘溫-《大海》

1492d3aa1bc0c4

《大海》,是一本很難閱讀的書。

閱讀時的感覺就像站在海裡一般,愈想往海裡走,愈是感到舉步維艱,偶爾被浪潮撲倒,才剛勉強站起來,迎面而來的又是另一個浪濤,踉蹌地跌入海裡,呼嚕呼嚕地嚐了滿口的鹹澀,不小心沉入海裡時,似乎又感受到異樣的沉靜。終於爬上岸後,站在海邊放眼望去,心裡嘀咕著,明明是這麼耀眼的海,為何這麼難以親近?於是我,又下海一次。

再次閱讀《大海》,發現這本書會難以入口不是沒有原因的,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回憶與現在的事件來回穿梭,瑣碎的記憶零零散散地竄出來,閱讀時分不清故事中的「我」究竟是誰,活著或死了。加上對於童年時期的「我」與中年時期的「我」周遭人物關係不熟悉,就這樣被淹沒在沒有脈絡可循的故事情節裡,感到渾沌未明。如果不作這麼頻繁的場景切換,或是讓讀者在閱讀時能更容易分辨是不同年齡的「我」在交錯敘述,或許會更容易進入故事。

但是,我很慶幸自己能靜下心來再看一遍,那片潛藏包容著秘密的海,其實蘊含散發著淡淡的魅力色彩。

《大海》以主角麥克斯.莫登的角度描述他的回憶與傷痛。中年喪妻的他,回到了童年渡假的濱海小村巴里少,並住在曾是度假別墅的雪松居。童年的往事就像浪花般拍打著岩岸,啪咑啪咑地襲來,慢慢地掀開了麥克斯塵封已久的記憶。當年他與到雪松居度假的異卵雙胞胎姊弟麥爾斯、克蘿伊認識,得以靠近與自己卑微的生活型態截然不同、如神般不可侵犯的豪門-葛雷斯一家人。麥克斯的童年並不快樂,與父母關係的疏離,對自己出身背景自卑,嘲諷著親近葛雷斯家庭的自己,對性愛存著懵懵懂懂的幻想與失落。這樣的他與葛雷斯一家人相遇,不僅對葛雷斯太太、克蘿伊混雜著糾結的情愫,也發現隱藏在家庭中的秘密,卻漸漸地推向無法回頭的遺憾。

故事就像層層的浪堆疊著,穿插在童年回憶裡的,包括麥克斯與太太安娜得知罹患癌症的消息,進而回憶與安娜從認識、結婚、到她死亡的過程,以及麥克斯住在雪松居時與管理人瓦瓦索小姐、上校房客的相處,和同樣經歷喪親之痛的女兒克蕾兒兩人互動的情節。對於中年的麥克斯來說,喪妻之後的生活看似坦然無礙,但回到雪松居,既成的事實卻勾起被麥克斯塵封在記憶裡的另一個創傷,或許,那是潛意識裡必然的選擇。

我們有時候不也會這樣嗎?關閉了對人事物的感受力,以為不去正眼看待就能平穩地活著,但昔日刻意忽略的過往,卻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像浪潮般襲捲而來,啪咑啪咑地…。

「往事像第二顆心,在我胸口不停跳動。」

我回想起自己過去所面臨過的一些失落與死亡的經驗,曾經狂亂地在日記本裡所記錄的文字,被訂書機密密麻麻地象徵性的封鎖住,卻總在另一個事件裡,產生更巨大的撞擊。

或許,回到最初的原點,回到曾經淹沒在大海裡、漠視已久的情感,在不斷地浮現的片段記憶裡洗滌傷口,才能真正面對自己。

儘管第一次閱讀時遇到不少障礙,我卻非常佩服作者約翰‧班維爾以及譯者黃正綱駕駛文字的功力,在既巧妙又優雅的譬喻裡,刻劃出極具想像力的畫面,即使是描述死亡與悲傷的議題,卻不見矯揉造作及用力過度的痕跡,看似平淡卻又充滿張力,讓故事意境充滿美感。

《大海》,雖然不容易第一眼就上手,卻是一部用字遣詞非常優美、細膩刻劃人性真實與脆弱的文學作品,閱讀時彷彿在大海中被輕輕地拍打著,心底微微地泛起往事餘溫,值得細細品味。

閱讀資訊:

  • 作者:約翰.班維爾
  • 原文作者:John Banville
  • 譯者:黃正綱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631399
  • 印刻出版社部落格《大海》討論區
  • 博客來網路書店主題活動--《大海》介紹
  •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走入歷史與藝術的殿堂-《藍》

    971208

    《藍》由一個古老的詛咒揭開序幕,一開始並不是很容易閱讀,反覆看了好幾次才能漸漸融入故事場景。接著敘述阿姆斯特丹發生了兩件駭人聽聞的血腥命案,詭異的是,命案現場都有一幅風格像是出自大畫家林布蘭手法的藍色油畫。兇手為何以如此殘暴的方式殺人?與藍色油畫有關嗎?年輕畫家蘇霍夫的好友變成殺人兇手,讓他感到錯愕不已。因目睹藍色油畫出現在兩件命案現場的詭譎巧合,以及曾經向林布蘭學畫的背景,蘇霍夫決定追查好友殺人的真相,卻也莫名其妙地捲入一連串被追殺及陷害的危險之中。隨著情節的推演,讓我愈發地想知道殺人手法的真相,是個很能吸引人繼續閱讀的小說。

    《藍》讓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在於故事背景的設計。以前很少會去思考作者如何創作這個問題,但我對於作者約格‧凱斯納的創作動機,他嘗試在故事中解答的疑惑,以及如何完成小說的架構很感興趣。為何林布蘭晚年會大量創作自畫像?林布蘭的畫作為何少有「藍」色?若對林布蘭的繪畫產生這樣的疑惑時,在試著解答這些問題的同時,就必須大量地搜集林布蘭及時代背景資料,因著當時的狀況,揣測其心理狀態及行為模式,並輔以想像力提出可能的解答。約格‧凱斯納從歷史事件及人物取材,挑出令人存疑的元素,據此循線發展出故事主軸。我聯想到曾經閱讀過的幾本有歷史元素的小說,當作者對於某個歷史人物、事件感興趣,或是感到疑惑時,他如何透過作品拋出他的問題?作者不見得意圖在作品中提出解答,卻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

    看完《藍》之後,我上網找了許多關於以荷蘭知名畫家林布蘭的畫作及生平介紹,愈發覺得有趣,林布蘭的畫作所用的藍色顏料還真是少,我還蠻期待真的可以看到像書本中所描述的藍色畫作呢!我開始覺得有歷史背景的小說是很迷人的,在閱讀時,若對所陳述的歷史有概念,則容易因既視感而產生共鳴;若對該歷史不熟悉,雖然偶有難以咀嚼的困頓,但也可能引發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興趣,而增進自己對某些事件的認識。。如果一本書能引發讀者拓展某個領域或知識的興趣,或是尋求另一本書、另一幅畫…,我覺得這樣的作品就很有意思。

    故事中提及蘇霍夫目睹好友被處死的慘狀,以及林布蘭因喪子傷痛所衍生行為,是故事能夠推演很重要的因素,蘇霍夫燃起追查真相的執著,林布蘭則不斷地創作。受創傷者不見得能發現自己以何種方式在面對傷痛,他們的創傷經驗可能被漠視,或是以不被理解的行為呈現,因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及影響。有些人被創傷淹沒,有些人則從創傷中昇華並復原,找到動力以及出口。可以確信的是,每個人終其一生可能都會面臨到無法抹滅的傷痛,而那刻骨銘心的創傷必須被瞭解及處理,端看我們如何面對。我覺得,「藍」的顏色,亦是創傷與復原的顏色。

    《藍》故事背景設定及情節佈局頗有創意,在懸疑的氛圍中帶領讀者進入歷史與藝術的殿堂,讓我亦想走訪荷蘭,一睹大師林布蘭的故居,是一本蠻有意思的小說。

     

    閱讀資訊:

  • 作者:約格.凱斯納
  • 原文作者:Jorg Kastner
  • 譯者:朱劉華
  • 出版社:天培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7759887

    林布蘭生平及畫作介紹

    林布蘭博物館

    林布蘭故居

  •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那些很賽的日子!-《巴黎,賽啦!》

    a8f4af98

    最近實在是很賽!

    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擾,生活上感覺不是很順遂,毛毛滿嘴爛牙搖搖欲墜讓我感到愧疚,身邊有朋友很煩悶,聽到長輩病痛了好一陣子後往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我心煩、自責,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不自覺地就讓自己沉寂了很久。在這麼賽的日子,閱讀《巴黎,賽啦!》這本書,倒讓我心情輕鬆不少。原來看到有人比自己賽,確實有種難以言喻的療效。那天真想辦個比「賽」大會,看看誰是最賽的冠軍。

    《巴黎,賽啦!》是本非常有趣的書。故事描述被挖角到巴黎開設連鎖英國茶館的英國人保羅在法國生活的點點滴滴。保羅對於巴黎的新生活充滿幻想,卻發現自己在語言、工作、生活、性愛、飲食…等各方面處處碰壁,那些很賽的日子,真是賽到極點。最後保羅發現,原來讓自己適應巴黎最快的方式,就是融入他們,跟著喊「賽啦」就對了。原來,不管是自願或被迫,在新環境或新生活中,「打不過就加入」,正是如此!

    作者史蒂芬‧克拉克詼諧中帶著嘲諷的筆觸,赤裸裸地描繪心裡最真實的慾望,卻不會讓人感到低級,閱讀時不覺莞爾一笑,幾番忍不住就想跟著喊「賽啦」!故事發生了那些情節並沒有讓我覺得很重要,光是看保羅在巴黎生活怎樣的賽法就覺得很精彩,說真的,如果一直看下去也不會覺得膩。突然能夠理解為什麼一些鄉土劇或肥皂劇可以演個好幾百集或好幾季,收視率卻依然可以高居不下。

    《巴黎,賽啦!》所描繪的巴黎,與印象中的浪漫花都完全不同,原來巴黎滿街的狗屎,到咖啡館老是點到超大份量又貴到不行的咖啡,法國人動不動就罷工,生活步調既慢又隨性,許多描述讓我對於巴黎及法國人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不過,看著看著,我卻跟著保羅一起慢慢適應巴黎的生活,想著如果能在巴黎這樣生活倒也挺悠閒愜意,真希望有機會可以一睹巴黎的屎樣啊!

    史蒂芬‧克拉克本身是英國記者暨作家,在牛津大學攻讀法國及德國文學,曾經在巴黎工作居住十二年的經驗,讓他創作了不少「唱屎」巴黎的系列書籍,英國人眼中的巴黎,果然不同凡響。我想到之前看到香港人眼中的台灣,或是台灣人眼中的日本或韓國,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異,雖然不可避免會有些隔閡,卻也有不少的樂趣。我比較好奇的是,法國人眼中的台灣,是否也是很賽呢?

    無論日後遇到多賽的事情,或是想嘗試一下巴黎很賽的生活,建議將《巴黎,賽啦!》拿出來讀一讀,保證通體舒暢,所有賽到極點的事都會拋到九霄雲外。

    真的,賽啦!

    081129_163059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