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窺視過去時光-《時光閃電》

de33ebfd

作者荷西‧卡洛斯‧索摩薩在《時光閃電》所埋下的種種佈局令人讚歎,讓我打開書本後沒多久,就被緊湊明快的節奏深深地吸引,從頭到尾絕無冷場。集科幻、懸疑、驚悚之大成,無庸置疑地,這是本絕對不容錯過的精彩傑作。

「我將航行的水面,尚未有人經過。」-但丁,《天堂篇》

《時光閃電》引用但丁《天堂篇》的詩句揭開序幕,這句話不僅是故事主角資優物理學家艾莉莎就讀及任教大學的校訓,也預告故事完全無法預料的走向。

我們究竟有沒有辦法窺探過去的時光?看見過去,會對現在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這是很有趣的問題,《時光閃電》以物理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故事在現在與過去交錯,敘述一群歐洲最優秀的物理學家企圖找出時間定律,並與哲學家、古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合作進行研究計畫,以科學實驗的方式成功地窺視過去,卻沒料到引發一連串極為恐怖的肅殺。當初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一個接一個被不知名的神秘殺手獵殺,所有的死者在短時間內被極兇殘的手段將屍體碎裂,但驗屍報告卻顯示死者死前在有意識的情況下遭受長達數年或數月的凌虐及肢解。更恐怖的是,生還者彷彿被詛咒般,分不清是夢魘還是現實,對性有著極不尋常的詭異需求及恐懼,他們都被「他」所控制,玩弄於股掌之間。究竟誰是獵殺者?結局令人錯愕卻非常發人深省。

荷西‧卡洛斯‧索摩薩從事精神科醫生的背景,可以從創作中看出端倪。許多主角飽受精神創傷,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看,故事中所陳述的「衝擊效應」,就像目睹兇案現場或災後餘生的受難者一般,正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表現。荷西‧卡洛斯‧索摩薩運用這樣的氛圍塑造出詭譎難辨的迫害者形象,如影隨行地跟著受害者,這樣的寫作方式實在很高明。不過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故事中的受害者即使在災難過後沒有彼此聯繫,卻呈現同樣的受害模式,難不成是集體潛意識所造成的影響嗎?不過,或許我真的想太多,這就是小說,應該也不用太嚴肅看待。

另外,故事中提到一個對於精神病患的論點也讓我覺得很有趣。

「我們認為自己一直是同一個人,這是大腦的想法,以免我們發了瘋。或許精神分裂症病患就是在不同人身上看到不同影像,我們自己、我,在整個三度空間裡各個影像。」

以這樣的觀點來看,精神分裂者的幻聽、幻覺,或許是他們看到存在於不同空間的各個影像,這跟我之前看的恩田陸小說《終局》觀點又不同,《終局》描述精神分裂或許是人類遠古之前即具備卻已不合時宜的能力。我覺得去看一個作者過去的背景,再比對其創作,很多靈感看似天馬行空,卻有其脈絡可尋。

故事中也大量地引用了許多物理學論述及科學的方法來解釋如何窺探過去,雖然物理學對我來說一直是深奧難懂的學問,但閱讀時卻不會造成障礙,反而有種「好像蠻有道理地喔」的認同感,然後不知不覺地陷入故事緊張懸疑的氛圍中,急著想知道到底獵殺者是誰以及如何造成的。與時空有關的題材向來都非常吸引我,但看完《時光閃電》後,我突然感覺到,採用不同的角度及設定不同的規定情景,原來可以讓類似的題材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詮釋方式。那麼,如果用化學、生物學、心理學、哲學…等各種不同專業且深入的角度來述說與重返時空有關的題材,是否也可以說出別具特色的故事?

此外,我非常喜歡荷西‧卡洛斯‧索摩薩在各章節所引用的許多經典名句,例如:

「我們都是無知的大眾,但每個人無知的東西不盡然相同。」-愛因斯坦

「我知道自己在逃避何物,卻遺忘在追尋何物。」-蒙田

「老天爺,我們做了什麼?」-羅伯特‧李維斯,廣島上空投原子彈的諾娜‧蓋伊號副駕駛

在閱讀完後再次翻閱,深深地感受到隱含於其中的喻意,頗耐人尋味。對於故事內容不難發現,前人的智慧語錄,早已為歷史寫下註解,就如同故事中艾莉莎所感受到的,「他人的過往,可能就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寫照」,學習看見歷史,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我也很喜歡艾莉莎的教授布蘭內斯對她所說的一段話:

「艾莉莎,我很確信鋸齒空間不過是個單純的錯誤。角色的錯誤,不是萬惡不赦的壞人。」

在結局揭曉的剎那,回想這句話,更是貼切。很多事的發想,可能都是無心或只是更單純的做法而已。只是,我們是否能從窺視過去時光望見未來,考驗著我們的智慧。

 

閱讀資訊:

  • 作者:荷西.卡洛斯.索摩薩
  • 原文作者:Jose Carlos Somoza
  • 譯者:葉淑吟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23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571022
  • 9 則留言 :

    tooren123 提到...

    給你拍拍手!

    你看到的角度果然更心理學。

    我也很喜歡書中摘錄的名句,
    簡單扼要,
    與複雜的故事情節呈現一種對比。

    這種對比,可能也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吧。

    越樂越精彩之 Liz's 簡單生活 提到...

    你的角度很心理學
    土人的角度很哲學
    我的角度可以說很文學嗎?呵呵
    即使角度不同
    卻看到在同樣的事件上
    一個人的角度決定了可以看到的東西

    helenna 提到...

    嗯嗯
    這也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想法
    所以 切切心靈截面 每個人有截然不同的人格^^

    mohawktw 提到...

    為什麼故事中的受害者即使在災難過後沒有彼此聯繫,卻呈現同樣的受害模式,....應該是因為鋸齒空間活在他們身上,只有這些人會受他影響,被他獵殺,因為鋸齒空間存在範圍就是這些人之間,至於鋸齒空間是以如何的方式存在,那就非活在三度空間的我們能解釋了...

    Yishu 提到...

    to 土人 及lizzie:
    你們坐在旁邊還要回應你們太怪,直接省略.

    to helenna:
    多切幾次,會不會變多重人格^^

    to chanyu:
    謝謝你的解答及留言.
    我覺得比較奇怪是因為鋸齒空間似乎是一個接一個去追殺他們,比較不像是"一直"找他們,但三個女性受害者後來的穿著打扮如出一轍,以及男性與女性分別有類似的詭異性經驗,是我覺得比較奇怪的地方.
    看你的解釋,覺得也很有意思呢!
    歡迎你再來.

    泡泡 提到...

    多重人格沒關係
    只要是好的就好
    呵呵

    Yishu 提到...

    to 泡泡:

    多重人格的衍生常是為了保護原本的人格
    若真為多重人格
    不見得會好喔
    有些還蠻可怕的

    匿名 提到...

    您好,我剛看完這本書,有些地方不是很瞭解,「鉅齒空間」為什麼有能力影響科學家的心智?它是一個不同空間的存在,但是這些科學家們到底是看到它?還是感覺到它?還是幻想它?它又是怎麼折磨死者的?把人拖到不同空間殺死?可是為什麼要殺這些科學家呢?照理說它是沒有理智的,應該不是「恨這些造成它的人」,非用慘無人道的方式殺死這些科學家的理由是什麼呢?

    Yishu 提到...

    to 匿名的朋友:
    你提出了不少好問題耶!不過我只能用我解讀的方式來跟你討論.

    1.「鉅齒空間」為什麼有能力影響科學家的心智?它是一個不同空間的存在,但是這些科學家們到底是看到它?還是感覺到它?還是幻想它?
    就像我在心得中分享的,若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科學家或許因目睹過去的歷史,而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類似書中所陳述的「衝擊效應」),
    至於是看到它?感覺到它?還是幻想它?受創傷的人有些會有強烈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每個人的狀況也不盡然相同,所以我覺得不見得是「鉅齒空間」有能力影響科學家的心智,而是科學家本身目睹受創所導致.

    2.它又是怎麼折磨死者的?把人拖到不同空間殺死?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鉅齒空間」在另一個空間殺害科學家的方式,那應該有物理學的論述在裡面,看完後我也覺得蠻有道理的.除此之外,我想,或許我們的世界尚有其他不同於我們存在的空間.至於怎麼拖到不同空間殺死的,我也不曉得,不過我聯想到我們常看到的靈異鬼魂殺人故事,有時也很難用常理去看待,

    3.為什麼要殺這些科學家呢?照理說它是沒有理智的,應該不是「恨這些造成它的人」,非用慘無人道的方式殺死這些科學家的理由是什麼呢?
    是該說"見者有份"嗎?
    這個結果其實讓我蠻震驚的,一個小時候存在的怨恨,竟然以某種型式存在了下來,我想到我們在某些時刻所抱持的恨意,會不會在無形中影響了某些人事物?非理性的憤恨甚至會波及無辜?作者這樣的安排很沒人性,卻發人深省.

    說真的,我也不曉得真正的答案是什麼,不過我蠻喜歡這本書所能引發的思考.謝謝你來討論,也歡迎再來喔!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