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9日 星期日

我的閱讀札記

「愛情的盡頭」推荐序中所提到,閱讀一本書會指引你閱讀另一本書。我在這段時間的閱讀讓我深刻地體驗到閱讀的奧妙,也許就如同純說的,上帝想要跟我說一些話,霙告訴我要靜下心來、等待、並不斷與上帝對話,她說答案就在我心中,我只需要去發現,並體驗發現的過程。我不斷地問自己很多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與另一個聲音對話。

似乎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是為了讓我慢慢去發現答案。

從高中畢業之後就很少會長時間看書,強迫自己靜下來閱讀,一開始是我尋找答案的一種方式,但久了之後,我發現了閱讀的樂趣。

六月至今的閱讀順序記錄(粉厲害喲,一邊看小孩,一邊看書...):

哈利波特VI(J. K.羅琳Rowling , J. K.)
不說話,只作伴(張曼娟)
光之國度(恩田陸)
愛情的盡頭(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遙遠的野玫瑰村(安房直子)
黑夜之後(村上春樹)
不存在的女兒(金‧愛德華茲Kim Edwards)
追風箏的孩子(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
德語課(未看完)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李欣頻)
夜間遠足(恩田陸)
擁有太多愛情的男人(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
你知不知道,我好愛你(吳若權)
三月的紅色深淵(恩田陸)
沉向麥海的果實(恩田陸)
黑與褐的幻想(恩田陸)
鹽的代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
黃昏的百合之谷(恩田陸)
偷書賊(馬格斯‧朱薩克 Markus Zusak)
風之影(卡洛斯‧魯依斯‧薩豐Carlos Ruiz Zafón)
蒲公英手札(恩田陸)
一把雨傘給這天用(威廉‧格納齊諾Wilhelm Genazino)
失物之書(約翰.康納利 Connolly, John)
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Lily Franky)

「三月的紅色深淵」是非常有魅力的一本書,看了之後就想一直看下去。超推理小說的型式成功地營造出迷宮般的氛圍,不同章節間看似各自獨立,卻又隱隱約約有著謎一般的關連。「出雲夜曲」及「彩虹、雲與鳥」故事的情節震撼著我,這是繼「追風箏的孩子」後讓我深受震撼的書,沒想到故事的情節可以出乎意料及緊湊到這樣的程度,我喜歡。

「風之影」,很有趣的一本書,和「三月的紅色深淵」很像,都是由一本同名書所引起的故事。故事主角追隨著一本傳說中的書,在欲探究竟的同時也開啟了自己的故事。故事不斷地延伸及擴展,所有的真相在最後慢慢地浮現,我喜歡最後的結局,生生不息地延續著的故事。「風之影」有趣的地方在於故事人物的對話充滿著人性最率真卻又不失幽默的一面。故事中很多的角色在面對危險時雖有怯懦的時候,但追求愛情的渴望,對友誼及追求真相的堅持,人物性格很吸引我。所有的謎層層地解開時,讓我感到驚奇不已,原來故事的型式可以有這麼多種的變化。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莫過於「偷書賊」了。透過死神的敘述,其實已經知道會有怎樣的結局,但在看到結局的時刻,眼淚不聽使喚地不斷滑落,最後我竟到了廁所,痛快地哭了一回。我喜歡這本書中的人物性格,不矯情不做作,用最直接坦率的行為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即使是死神,亦讓我喜愛。

看到最後,想起之前從戀愛巴士看過集中營的介紹,一堆塵封已久、再也找不到主人的鍋子,死寂的毒氣室及彷彿直通天廳的煙囪,隱約透露著因著權力與傲慢所導致的人間煉獄氣息。德國人保留了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證據,提醒著後代的人們歷史所陳述的事實,而我們,是否該用更謙虛卑微的心,面對人類的自私與傲慢所造成的傷痛?

偷書賊莉賽爾‧麥明葛,有著高尚情操的爸爸漢斯‧修柏曼及媽媽羅莎‧修柏曼,最佳伴侶魯迪‧史坦納,以及被藏匿的猶太人麥克斯‧凡登堡…,都是我非常喜歡的人物。在那樣苦難的年代,淬鍊出人世間最真縶無私的情感,不分種族、年齡以及性別,不分你我,人與人之間交織的情感讓我為之動容。漢斯扶了猶太老人一把,換了一頓毒打以及活在麥克斯必須離開的悔恨當中,卻不知這樣的種子,灑落在魯迪與莉賽爾的心中,讓他們在日後不顧危險的分麵包給猶太人,莉賽爾亦奮不顧身地展現勇氣在德國大兵前與麥克斯相認─

「真的是你嗎?我是不是從你的臉上拿到這顆種子的?」

這顆種子早在漢斯收養莉賽爾時就已經種下,更不用說漢斯不求回報地幫助許多人刷黑色油漆躲避,懷抱感恩地收留麥克斯,麥克斯的「抖字手」再回饋到莉賽爾所拾掇的種子,一種善念的循環生生不息,永不停止。

文字,可以貫徹人的意志,可以摧毀人的憐憫,卻也可以鼓舞人心,憾動及傳承人類最原始的情感。莉賽爾從不識字,到閱讀偷來的書鼓舞麥克斯及地下室的親友,最後寫下自己的故事,就如同麥克斯所寫的「抖字手」一般,在在地展現了文字的力量。

p.461
<偷書賊>─最後一行字
我討厭文字,我也喜歡文字。
我希望我發揮了文字的力量。


我渴望自己也能從不斷地閱讀當中體驗文字的力量,這是我真心想做的事。

看「偷書賊」時,我作夢都夢到了故事的場景,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已經可以開始想像人物的動作及建築物的型式,彷彿我看到了當時的事件一般,我想,我之所以會在看「偷書賊」時淚流不止,應該與我腦中浮現了畫面有很大的關係。我在看「風之影」時也同樣開始浮現一些書中的畫面。這樣的閱讀經驗很有趣,我的想像力應該已經慢慢地在開發,我很喜歡自己這樣的轉變。

我想,我會更喜歡閱讀!

2 則留言 :

匿名 提到...

我也要看《偷書賊》!看到你這樣的閱讀經驗,感覺已經是國高中時代的事情了呢!
《一把雨傘給這天用》我也喜歡,樸實無華的文字,訴說令人回味的悸動。

2007/8/31 上午 02:56

Yishu 提到...

《偷書賊》真的很值得一看喔!!透過死神的描述對故事有全然不同的解讀.有時間一定要看.
我會看《一把雨傘給這天用》是被書名給吸引,很好奇這句話的含意.
一個由主角所虛構的"記憶與體驗中心",會去那裡的人覺得生活不過是長長的雨天,他們的身體只不過是一把給這天用的雨傘...
很棒的比喻呢!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