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請給我第三集──《背叛》(夜之屋2)

image

老實說,之前會買《夜之屋》是因為這本書特價99元,抱著姑且一讀的想法跟著其他書一起帶回家。小毛看完《夜之屋》後跟我說:「實在很難看得下去」,我心裡猜想「難道是因為不好看才賣這麼便宜嗎?」

沒想到這本書還真是對我的胃口,主角柔依被標記後進入吸血鬼養成學校「夜之屋」,她對再婚的母親及繼父失望,對未來既期待又徬徨,渴望被愛卻又武裝著自己,心思細膩敏銳又具正義感,看著柔依的內心獨白常不禁令我莞爾,她的許多想法不就跟我身邊的青少年很類似嗎?以她的角度來看發生在身邊的人事物,很容易就能瞭解她為何會如此思考。故事圍繞著柔依的親情、友情及愛情四平八穩地發展,加上豐富有趣的校園生活,克服種種難關後迎接勝利的到來,我覺得這本書還真適合青少年、或想要理解青少年的大人閱讀。

即使沒看過第一集,也不會影響閱讀第二集《背叛》,作者不著痕跡地透過柔依或簡單敘述交待之前的劇情。原以為第二集會延續第一集的路線,繼續吸血鬼的養成訓練,或是柔依的死對頭愛芙羅黛蒂來個絕地大反攻,將她拉下夜之屋精英社團「黑暗女兒」的領導人地位……。突然覺得自己想得好老套,沒錯,故事當然沒這麼簡單,相較於第一集的平鋪直述,第二集的劇情起伏轉折高潮疊起,讓很久沒熬夜看書的我一口氣就K下去、欲罷不能。

故事前半段柔依扮演黑暗女兒領導人角色,揮別過去的鄙習、重新建立新規則,為黑暗女兒開啟新氣象,我覺得她的思維非常正向又有力量。但同時她也陷入四角戀情,在羅倫、艾瑞克及西斯三個人之間周旋,對他們都有著絕對的吸引力,柔依內心困惑卻又無法壓抑澎湃的情感。不過,這四角戀情讓我對柔依的好印象打了點折扣,我還是比較喜歡第一集裡愛情觀單純點的柔依。但看著柔依思考著與三位男性的關係及糾葛,倒也多了幾分的理解,說到底感情的事不是那麼容易撇得一清二楚,看到後來我竟然也喜歡上讓柔依疑惑不已的三個人,想著怎麼安排才是最好的歸宿。唉!好歹就是痛快地了結,看看到底是如何!

夜后妮克絲賦予柔依使命,挑戰倏忽來到面前,她快速地蛻變及成長,故事也更加地詭譎多變。後半段的故事很讓我著迷,柔依與史蒂薇.蕾、戴米恩、依琳、簫妮從第一集開始建立起來的友情令我動容。故事中埋了些伏筆,雖然隱約可以猜出後續的轉圜,但作者掌握節奏的功力了得,這一刻還在溫馨飽滿的氛圍裡,享受著夜后賜予的恩澤,下一秒卻墜入絕望沉痛的地獄深淵,發現我的心也被揪著,頓時被淹沒在龐大的悲傷不能自己。我想,若非打從第一集開始柔依與史蒂薇.蕾建立如此堅定及信賴的友誼,故事不會有這麼大的張力。特別是當我瞭解到書籍封面所寫的「這是我的承諾:我不會忘記妳,我將回去,回到死中尋妳回來」的真正含意時,媽啊,這句承諾讓我直起雞皮疙瘩!作者對戴米恩的側寫也頗吸引人,比較可惜的是依琳、簫妮角色的描述不夠突出,在柔依對她們得到夜后能力的描述部分較難引起共鳴,我還蠻期待日後依琳、簫妮這對孿生的能有更多特別的發展。

我覺得這套書如果拍成電影,柔依、奈菲瑞特、愛芙羅黛蒂、史蒂薇.蕾無論是內心戲或演技的展現絕對都會很搶眼。第二集很吸引我的另一個地方,在於許多人物行為及性格的反差,這也呼應了夜后妮克絲對柔依的提醒:「黑暗不一定等於邪惡,就像光亮未必帶來良善」,以及故事主題:「背叛」。你以為某人很壞,其實有不得已的苦衷;你覺得某人很好,其實陷害你的人正是他。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許多未解的謎、尚未講破的梗,以及兩派勢力正式的宣戰,都讓故事精彩萬分。看完後我連著好幾天都在喊著「我要看續集」,恨不得立刻有第三集可以繼續看下去!

真的,請快出版第三集吧!

閱讀資訊:

  • 作者:菲莉絲.卡司特、克麗絲婷.卡司特
  • 原文作者:P. C. Cast、Kristin Cast
  • 譯者:郭寶蓮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1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2131749
  •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不是這麼回事──《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

    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書封

    以往閱讀短篇小說的經驗,不是被嚇得半死,就是沉重到胸口很悶,再不然就是覺得沒有長篇小說精彩有趣。但是閱讀《傑佛瑞迪佛的驚奇劇場》,卻有一種很微妙的平衡感,即使有些故事不見得討喜,卻也不會有壓迫感,我蠻喜歡這本書。

    作者傑佛瑞.迪佛將故事氛圍及心理節奏掌控得很好。每個故事敘述簡潔有力、短小精悍,人物角色性格不須多作著墨,道具、物件、場景也不是那麼重要,閱讀時不須要喜歡上主角,藉由情節的推演及雙方勢力的角力,不自覺地就被故事所呈現的張力扣住目光。

    有時候看著主角或被主角陷害的人一步步掉進陷阱,正以為無法脫身、輸得徹底之際,冷不防來一記回馬槍,頓時風雲變色,原本很令人擔心或生氣的對象,倏忽變了個模樣,就像比賽時看似節節敗退的選手,其實心中早自有盤算,即使到最後已有人倒地不起,仍不知勝負為何,結局仍有無限想像空間。

    作者傑佛瑞.迪佛寫作手法不矯揉造作,真實地呈現人性最原始的惡、自私與貪婪。奇妙的是,有些角色即使是惡人,卻會讓人為他擔心;有些惡人被嚴懲,也不見得大快人心;你以為他是好人,底子裡卻壞得徹底。故事中善與惡、是與非、對與錯沒有明顯的分界,意想不到的發展顛覆了以往習慣直線式思考模式,眼見、耳聽都不見得為真,明明是短篇故事,卻來回震盪個好幾回,難怪會被稱為驚奇劇場。

    這是本很適合趁著空檔時候閱讀的小品,我沒有記錄這本書的內容概要,其實沒有必要、也沒有辦法記錄,短篇情節緊湊又詭譎多變,一不小心就會說出結局。我很佩服傑佛瑞.迪佛所創造的驚奇劇場,看到最後才發現,閱讀過程中所引發的緊張、擔憂、憤怒情緒可能都是多餘的,價值判斷標準被撼動後,彷彿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有了更多的彈性。失落時不用太難過,順暢時也不用太得意,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閱讀資訊:

  • 作者:傑佛瑞.迪佛
  • 原文作者:Jeffery Deaver
  • 譯者:宋瑛堂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0年04月06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3326496
  •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覺得精彩有趣,是件好事──《有頂天家族》

    image

    森見登美彥的作品很特別,我的朋友裡面,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看到一半就很難看得下去。《有頂天家族》是我閱讀的第三本森見登美彥小說,不同於之前兩本《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都是描述京都大學生的生活,《有頂天家族》以會變身的狸貓為主角,敘述狸貓、人類、天狗三者間糾纏不清的關係羅織而成的奇幻創作。

    故事一開始如是說:

    人類在街上生活,狸貓在地上爬行,天狗在天空飛翔。
    遷都平安城後,人類、狸貓、天狗,三足鼎立。
    他們轉動這城市的巨大車輪。
    天狗對狸貓說教,狸貓迷惑人類,人類敬畏天狗。天狗又擄走人類,人類把狸貓煮成火鍋,狸貓設圈套引誘天狗。
    就這樣,車輪不斷轉動。
    望著那轉動的車輪,樂趣無窮。

    即使故事背景、角色都很無俚頭,閱讀時卻不會感到突兀,反而愈看愈喜歡,喜歡到我也想去吃狸貓火鍋,喔,不,這麼可愛的動物,我怎麼捨得吃下去呢,啊,突然發現自己陷入與淀川教授一樣的掙扎,我果然是人類啊!。

    故事最吸引我的地方,莫過於每個角色的性格既鮮明又有趣。

    下鴨總一郎是狸貓族偉大的首領,卻在人類的尾牙宴中掛著微笑、從容地化為鮮美至極的火鍋,撒手人寰。因著傻瓜血脈使然,四個兒子各自繼承了父親不同的特質──責任感、悠哉、傻勁與純真,但是矢一郎容易慌亂無措、矢二郎變成井底之蛙、矢三郎喜愛玩樂、矢四郎變身術差又膽小,他們的種種行徑也被狸貓族認定是不中用的傢伙。他們的母親平時膽識過人,不過遇到打雷就會嚇得變回狸貓而身陷險境。下鴨家六口同時具備大逕其趣的性格,很難不讓人喜歡。

    下鴨家的死對頭,下鴨總一郎的弟弟夷川早雲,以及夷川家金閣、銀閣兄弟,即使壞也壞得很令人莞爾,特別是看到金閣、銀閣穿著特別訂製的鐵內褲被咬屁股甩開的呆模樣,不知怎麼地就感到很開心。總是只聞其聲不見其身影的夷川海星,也是矢三郎沒有緣份的未婚妻,常出其不意地現「聲」和矢三郎鬥嘴,我還真期待她能現身啊!

    屬於天狗族的紅玉老師,是下鴨家四兄弟的老師,迷戀自己的女弟子弁天,性好酒色又有著極其古怪的個性。雖然是人類的弁天,有著天狗能遨遊天際的好本事,也讓許多狸貓聞之色變,卻與矢三郎交情甚篤,是許多人、狸貓、天狗迷戀的對象,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的個性,讓人摸不清她的真正底細。人類祕密組織「星期五俱樂部」的成員、愛狸貓成癡到想吃了狸貓的淀川教授,有的精明能幹、有的傻得可以,狸貓、人類、天狗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像食物鍊般環環相扣,讓故事愈發地精彩。

    故事主軸繞著凡事只講求有趣的矢三郎發展,其他角色陸續登場後,慢慢地勾勒出下鴨總一郎被「星期五俱樂部」煮成火鍋的真相。明明是一件很悲慘的事實,但因下鴨總一郎的從容不迫,以及母親的豁達,竟讓故事帶了點歡愉的氛圍。不過,我還是從矢二郎變成青蛙的自責,以及始終知道真相並瞭解兒子痛楚的母親身上,忍不住掉了眼淚。我實在很想抗議,為什麼森見登美彥這麼無俚頭、天狗行空、狸貓煮下鍋的作品,也能讓我感動啊!

    「覺得精彩有趣,是件好事。」

    突然想到故事中很重要的一句話,是啊,覺得精彩有趣,是件好事;覺得感動落淚,也是好事。

    下鴨總一郎最大的遺憾是弟弟夷川早雲變成自己最大的敵人,他的驟然辭世與四兄弟母親的包容,將他們緊緊地扣在一起。愛著弁天的紅玉老師、愛著狸貓的淀川教授、夷川早雲隱藏著的愛,以及存在於矢二郎、矢三郎、弁天、夷川海星之間曖昧不明的愛……。故事中橫溢著滿滿的愛,兄弟之愛、親子之愛、癡迷的愛,愛的對象跨越了族類,愛的方式表現各異其趣。現在想想,我們不也是這樣嗎?曾經或正為了某些人、某些動物、某些事情投注滿滿的愛。因著無私的愛,有時會傻裡傻氣地付出不求回報,愛的力量無所畏懼,雖然有股傻勁,卻是最令人動容。

    森見登美彥除了擅用文字堆疊的重覆性營造閱讀的樂趣之外,故事裡運用了許多物件及構思也很有意思,「風神雷神扇」、「飛天房」、「偽電氣白蘭」、「紅玉波特酒」,狸貓各式各樣的變身術、傳說中的狸貓火鍋,巧妙地在適當時機發揮作用,看得著實過癮。說真的,現實生活中沒有辦法用風神雷神扇呼風喚雨,也沒有辦法用紅玉波特酒搭乘飛天房遨翔天際,也沒有喜歡吃狸貓火鍋的星期五俱樂部可以參加,但是,森見登美彥的作品中一再出現的偽電氣白蘭到底是什麼好酒,我真的好想痛快地喝上幾瓶啊!我深深地懷疑森見登美彥是否打算多寫幾本小說,然後改行去賣偽電氣白蘭。

    不過,在改行之前,請森見登美彥再多寫幾本小說吧,至少,讓有頂天家族的故事繼續下去,讓我們繼續有頂天,因為,覺得精彩有趣,真的是件好事!

     

    註:何謂「有頂天」?「歡喜」、「狂喜」、「讓你樂得放浪形骸、手足舞蹈、哇哈哈大笑!」之意。

    延伸閱讀:《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四疊半宿舍,青春迷走

    閱讀資訊:

  • 作者:森見登美彥
  • 原文作者:Morimi Tomihiko
  • 譯者:高詹燦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7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1736167
  • 2010年2月6日 星期六

    不如問個清楚吧──《如果我是你…》

    image

    之前看過《一瞬之光》,就蠻喜歡作者白石一文的平實溫暖的筆觸。這次有機會拜讀《如果我是你…》,依然沒有讓我失望。白石一文的這兩本作品有個共通點,主角的行為模式都與一般世俗道德標準大相逕庭;但很奇妙的是,愈是踏進主角的內心世界,再三咀嚼其糾結矛盾的心境,愈能理解為何他們會做了這樣的選擇。一開始孤獨寂寞的感覺逐漸轉變成淡淡的堅定,即使他們最後的決定不見得會被大多數的人接受,卻讓他們的生活穩定而踏實。

    《如果我是你…》描述啟吾離婚及辭職後,離開生活了二十幾年的東京回到故鄉博多,將父親所留下賣日本酒的店面重新裝修,變成經營小酒吧。已經四十九歲的他看著生意門可羅雀,生活也平淡無奇,心中隱隱約約有著莫名的不確定感及不安。沒想到六年前在東京與啟吾交情甚篤的同事之妻美奈出現,希望能與啟吾同居一個月並要求生下啟吾的孩子。六年前兩人對彼此頗有好感,但啟吾決定離開東京時也拒絕了美奈的告白。這次重逢,啟吾得知美奈的丈夫外遇且無法生育,並面臨工作上的大危機,啟吾面對隻身前來投靠自己的美奈,在喚起昔日記憶的同時,情感與理智拔河,內心不斷地天人交戰……。

    白石一文將中年男子的心境描寫得絲絲入扣,閱讀時不自覺地就頗能理解啟吾的困窘。故事以啟吾的視角描述,較不容易窺探真實的美奈,因此在美奈對啟吾說出「如果我是你……絕對不會對這樣的我放手!」時,對於「這樣的我」是怎樣的美奈,其實並沒有太清楚的描繪,兩人當初為何會互有好感的力道略顯薄弱,也沒有說服力,「啟吾喜歡的到底是怎樣的奈美」的疑惑一直存在我心裡,這是我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但看完書後,我覺得或許這也是白石一文刻意採用的手法,因為美奈的形象模糊與曖昧,才能慢慢地營造出謎樣的氛圍,愈加地突顯出啟吾面對旁人對美奈敘述時的疑惑與衝擊。

    在美奈的真實面目揭曉時,才瞭解沒有說出口的、沒有驗證過的流言蜚語,會怎樣抹煞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情感。如果互信基礎不足,一句話、一個小動作,都可能讓彼此的猜忌加深,心與心的距離也更加遙遠。如果真聽到了什麼,與其將疑問放在心裡,不如向對方問個清楚,否則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舉手投足間都看似充滿謊言,假裝沒事的自己,不也是另一種型式的說謊嗎?

    人到中年之後,對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有時即使疑惑也容易裹足不前。撇開身份角色、道德標準不談,無論是帶著破釜沈舟決心的美奈,或是決定前往東京與美奈丈夫碰面的啟吾,我覺得他們都是勇敢的,也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繼續想著「如果當初我有跨出那一步就好」,像縮頭烏龜一樣帶著懊悔的心情過完這一生;還是抱著「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勇氣,坦誠地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渴望,即使結果不如所願也甘之如飴,其實決定權都握在自己手上。我想,不光是面對感情如此,看待人生的態度亦如是。

    透過主角內心世界的變化,孤寂的心彷彿注入一股暖流,看完後有種既放鬆又溫潤的感覺。我覺得這是本不錯的小品,但一些性愛鏡頭的描述不禁會讓人臉紅心跳,比較適合在夜深人靜、百般孤寂時細細品味。

     

    閱讀資訊:

  • 作者:白石一文
  • 原文作者:Shiraishi Kazuhumi
  • 譯者:王蘊潔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25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3326236
  • 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

    走進英雄的旅程──《作家之路》

    image

    好故事需要具備那些基本元素?為什麼有些故事會讓我熱淚盈框、有些卻讓我昏昏欲睡?這段時間閱讀書籍以來,我一直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閱讀《作家之路》對我來說很特別,書中所提及的觀點幫我整合了不少以往的閱讀書籍及觀賞電影的經驗,我覺得是本很受用的書。

    克理斯多夫佛格勒以心理學家榮格的「原型」為概念,說明故事中各個角色的意圖和作用,因著這些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性格模式,在觸碰到潛意識的同時,喚醒我們對角色的記憶及認同感。最常見的原型,包括英雄、師傅、門檻守衛、使者、變型者、陰影、盟友、搗蛋鬼,克理斯多夫佛格勒舉了很多著名的神話、童話及電影為範例,很容易就瞭解他所要傳達的概念,就算沒有看過書中所舉的例子,也不會造成阻礙,閱讀時很多書籍及電影就霹靂啪啦地跳了出來,有時候覺得「對耶,好像就是這樣」、「會不會他也是那樣」,有時候又覺得「……都是典型的盟友」、「對,他就是門檻守衛」、「嗯,他應該是師傅,但應該也是英雄」,很多人物隨著作者的說明在我腦中跑來跑去,煞是有趣。我回想以往會讓我覺得特別好看的書或電影,確實都有著極為鮮明的人物性格,某些人物本身的原型即具魅力,有些則在轉換的歷程充滿了衝擊性,因為各種角色的存在,讓故事更加地豐潤飽滿。

    作者克理斯多夫佛格勒認為所有故事都包含幾項在神話、童話、夢境及電影中找得到的基本元素,這些元素統稱為「英雄的旅程」。他在引言即開宗明義地指出,理解並善用「英雄的旅程」中的各項元素,將可創造出吸引人的故事。「英雄的旅程」共有十二個階段,亦即平凡世界→歷險的召喚→拒絕召喚→遇上師傅→跨越第一道門檻→試煉,盟友,敵人→進逼洞穴最深處→苦難折磨→獎賞→回歸之路→復甦→帶著仙丹妙藥歸返,儘管英雄的故事有千百種,但它永遠都是一種旅程。走進書中所闡述的英雄旅程,一直有種「難怪那部電影、那本書會這麼好看」的認同感,以致於看完書後,當我再看電影或看其他本書時,不自覺地就會套上英雄旅程的公式,想驗證一下是否真是如此。我還蠻喜歡作者以幾部知名電影為例所進行的分析,特別是印象中曾轟動一時的《鐵達尼號》,果然就是一趟標準的英雄旅程啊!

    在看這本書時,恰巧看了十幾遍的《怒海潛將》,幾乎是每次看每次哭。我一直在思考這部電影到底觸碰到我那個部分,為什麼同樣的情節總會讓我悸動不已?除了各個原型角色的塑造深刻、許多演員演技硬是了得之外,英雄旅程中節奏的掌控也是吸引我很重要的因素。我特別喜歡山戴士官長最後對卡爾在法庭接受測試時所說的一段話,那同時也是卡爾受訓時聽到山戴士官長曾所說的話,因著這一段話,卡爾通過試煉復甦,重返榮耀。卡爾的人生也是一趟英雄的旅程,我的學生們觀賞影片時,時而驚聲尖叫、時而為之動容,其中一位學生看完這部電影後寫下的一句心得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瞭解到挫折的必要性」。由這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歷經種種的挫折及苦難折磨,英雄因此撼動人心,我們透過卡爾的故事、許多英雄的故事,投射自己的人生歷程並激勵著自己,也意識到若遇到難以熬過的關卡,或是碰到很難搞定的人,或許就是人生旅程中必經的歷練,就是遇到了阻檔在前面的門檻守衛,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中的主角,我們就是英雄。

    回想曾經遇過的人、事、物,我很感謝我遇到的那些師傅、盟友、門檻守衛,以及我曾經跨越的門檻、試煉及苦難,因為有這些過程,我成為現在的我。現在讓我很苦惱的事,對我來說是另一個試煉,繼續接受著考驗,等我找到仙丹妙藥,對我而言就不會是問題。不過,我想到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是,在我的人生故事裡,我就是英雄(嗯,應該是吧),但我在別人的故事裡,又會扮演那些不同的原型?或許對某甲而言我是盟友、使者,但對某乙而言我卻是門檻守衛、搗蛋鬼,如此一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也變得更有意思。

    《作家之路》不單單僅是指引如何構思好故事的入門書,它同時也是可以驗證並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地圖,作者在書中有不少的提問及練習題,試著做做看,無論是對於賞析、創作,或是對於自己的人生故事,都會有不少饒富趣味的體會。

     

    閱讀資訊:

  • 作者:克理斯多夫佛格勒
  • 原文作者:Christopher Vogler
  • 譯者:蔡鵑如
  • 出版社:開啟文化
  •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14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8561663
  • 網摘、引用、連結,不轉載